【主题讲座】董磊明教授作“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主题讲座

作者:   2024-04-1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现面向珠海园区全体学生开展“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

4月7日下午,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八)在木铎楼A215开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董磊明为大家带来“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主题讲座。

本场讲座中,董磊明老师围绕如何理解乡村治理的内涵、乡村社会的变迁中乡村治理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讲演。中国的城镇化已经开始进入“下半场”,各种资源要素逐步呈现出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格局,我们需要了解这对乡村治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围绕乡村生活的变迁,董老师提到农民外出务工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变化,特别是在守时观念方面。这种变化影响了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中的代际变化,老人权威减弱,年轻人自由度增加。同时,伴随着资源的流动性增强,城市开始从农村抽取资源;这种流动性是双向的,也导致了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诸如较为富有的人家及年轻人离婚率上升;农村家庭间的依存度降低,联系也变得松散;农村社会的公共性消解,私人空间增加,农民开始在乡村过上城市生活。

乡村社会的变迁要求适应当代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在当今的乡村社会,更注重让干部带着农民合理使用资源。董老师指出,这种变化是国家战略意识形态与乡村社会结构交汇的产物。时至今日,乡村治理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如社会整合度下降,导致钉子户事件增加;办事流程冗杂,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象,董老师表示乡村社会正在快速变迁,走向城市化,这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和变量,推动资源下乡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塑乡村社会公共性,这也对更合理有效的干部考核与培训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讲座最后,董老师与同学们围绕乡村社生活现状、乡村社会数据挖掘方式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董老师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需要关注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维系乡村社会方面,目前,田野调查是获取真实信息的重要方法,但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反思,以理解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

在本场讲座中,董磊明老师以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生动有趣的演讲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多年以来,董磊明老师怀揣爱国情怀与报国理想,用坚定的内心面对重大选择与挑战。彭凤林老师鼓励在场同学,持续关注乡村社会研究,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乡村社会发展贡献独特的师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