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讲坛】京师励耘讲坛开讲:汪信砚教授作“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主题讲座

作者:   2024-04-23

为开阔学子知识视野,提升人才培养保障力度,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举办“京师励耘讲坛”系列讲座活动。这里将大咖云集,科研名家、教育名师、文化名人、社会名士将纷纷开讲,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4月19日晚,京师励耘讲坛第80讲于木铎楼A215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汪信砚主讲,讲座主题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阮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学院陈燕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路淑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哲学系吴祖松、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彭凤林及报名学生参与本次讲座。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哲学系戴茂堂教授主持。

汪信砚教授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多种学术职务,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奖励40多项。

讲座伊始,汪信砚教授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分类中,我们通常将“人文”称为人文科学。这一理解是有待深入思考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将“Humanity”翻译为人文学科,认为其是关于人类价值及其表现的学科,从外延上来看,包括文、史、哲、艺。“Humanity”又被称为人学,区别于泛指一切对人的研究的“Human Studies”,也区别于“Human Science”。受到熊十力 “科学以物为对象,而哲学则是以人为对象”的思想的启发,汪老师提出与人学相对应的则是“物学”。

汪信砚教授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区别。第一、理论旨趣不同。科学的理论旨趣在于获取知识,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这三类问题;人文学科的理论旨趣在于研究比科学更重要的人的价值观念、价值理想,以便为人的生存活动定向。对人文学科的研究要回答“应当如何”的问题。这一问题暗含着对“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问题的理解,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价值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科学将人当作事实性存在加以阐释,其目标是明确的;而人文学科将人当作始终未完成的环节来理解,得出的结论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被突破、不断生成的。第二,致思方向不同。科学的致思方向在于抽象化、普遍化,需要从大量的个别事物抽象出规律,规律的普遍程度越强,使用的范围便愈加广泛。而人文学科的致思方向在于个别化、具体化,重视独特事物的价值,开掘人作为人更为丰富的内涵。马克思强调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人的本质,体现出哲学现实化、具体化的致思方向。科学文化是历时的、积累的;而人文文化具有共时性,不同于科学的积累性。第三、思维方式不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证的,科学研究在生产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科学精神”这一副产品;人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是非实证的,在对人的价值、尊严的追求中体现出人文精神。价值命题无法从事实命题中推导出来,价值命题无法用经验事实加以证明。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性在黑格尔《小逻辑》著作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汪信砚教授特别指出,人文与科学也是统一的,主要表现为它们在研究对象上的内在相关、在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上的相互制导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互补。

在与谈环节,三位与谈嘉宾就“目前重理轻文趋势的不合理性”“人文和科学的冲突原因”“人文精神如何为个人和科学的定向”话题与汪教授展开了讨论。

阮航老师在谈了对讲座感受的基础上,认为就人文与科学的关系而言,中国思想传统是以人文来统合科学,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思路。

陈燕老师认为,近代以来人文与科学的冲突,伦理学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吴祖松老师则倡导在坚守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更多地去反思如何在保留人文情怀的前提下为个人和科学的定向的路上前进。

讲座内容极具前沿性,引发了热烈讨论。参与讲座的同学也围绕人文与科学的关系等话题积极提问,与汪老师进行对话交流。

 

 

主持人戴茂堂老师在讲座结束时进行了三点总结。一是讲座极具宽度。汪老师以古论今、从中到西,以其广阔的视域,让我们感受到哲学的博大。二是讲座极具深度。人文与科学的关系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学理性话题,但实际上,背后蕴藏的问题是,教育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给学生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性问题。这涉及到人生除了要有知识更要有对知识的人文定向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了哲学的精深。三是讲座极具高度。汪老师的整个讲座顶天立地、深入浅出,引导我们从看得见的“地上”的生活反观“远方”看不见的思想的“天空”,不断去接近无比奥妙的真理和智慧。

在为时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汪信砚教授以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生动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演讲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大家,收获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