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现面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园区全体学生开展“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
4月22日上午9:00,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木铎楼A215开讲,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张海荣教授为大家带来“全面振兴乡村战略下的文化建设”主题讲座。
张海荣教授首先以“1918年梁济自杀事件透出的寂静的文化关怀”,“‘截断众流’的‘大判断’须建立在纵横贯通、把握系统中的复杂脉络的基础上”,引出本讲座的主线,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乡村治理是怎样的“历史脉络”?从何时起乡村成为“问题之域”?转型期乡村为何出现了“文化失调”?现今如何重构乡村“文化认同”?
第一部分张教授具体梳理了中国乡村治理的变迁脉络,指出历史以来乡村文化治理的核心所在,从传统的“礼治”到民国时期的“四维八德”,再到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文化治理,即革命战争年代的“有限理治”、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系统理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逐步递进的“德治、法治、自治”。
第二部分张教授讲述中国传统社会低成本自治,文化还不太构成“问题”。文化何时成为了问题?她借用葛兆光先生的观点:历史上,中国在很长时间总是“在传统内变”,也即变化都是在传统内部的调整、适应、改革、变化。但是,到了晚清,由于坚船利炮、西力东渐的原因,中国不得不“在传统外变”,不得不越出传统,文化就面临危机。乡村随之变成“问题之地”。由于“乡村问题”日趋严峻,乡域治理成本增加,民国时期不少有识之士进行了种种“乡建”探索,囿于内忧外患,终究打了折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乡村社会加速变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传统时代与集体化时期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信仰被迅速地解构、新的颇具凝聚力量的价值体系尚未被有效地建构起来,乡村文化问题凸显。
第三部分张教授从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使得当下不少乡村的发展举步维艰的现象讲起,比如,“德性失守”销蚀村庄的凝聚与和谐,“心理失衡”削弱村庄建设的内外动力,“认同失灵”抬升村庄的治理成本。这些问题需要破解。围绕着文化,张老师展示了其多维度、多层面,说明文化治理与乡村发展需要人文浸润,过程中切忌“打造文化”。
第四部分张教授讲述了重构乡村“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借助翔实案例,分别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党政推动、平民教育再实践、村庄内生的多元探索等方面展开。
最后,张海荣教授强调,农村的一草一木、残垣断壁事实上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如史家所言,“不是我替历史说话,而是历史通过我讲话”,我们研究思考、帮扶振兴乡村,应摆脱“意图伦理”。张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会有寻求方法的可能。
在为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张海荣教授以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生动有趣的演讲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