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讲坛】西川老师作“从人文角度试谈当下的AI写作与科技幻想”主题讲座

作者:   2023-04-18

为开阔学子知识视野,提升人才培养保障力度,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举办“京师励耘讲坛”系列讲座活动。这里将大咖云集,科研名家、教育名师、文化名人、社会名士将纷纷开讲,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4月15日下午14:00,京师讲坛第68讲在国际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开讲。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中坤国际诗歌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齐伯格奖修金获得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老师为大家带来“从人文角度试谈当下的AI写作与科技幻想”主题讲座。在本场讲座中,西川老师从作者经验进入个人写作与机器写作的对比,从人文角度谈科幻想象的不足。同时,兼顾讨论C·P·斯诺《两种文化》所揭示的问题,并涉及近未来和远未来等更为深刻的问题。这是一次针对AI写作的审视,这更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演说之旅,包孕着西川教授对注意力经济形态下文学生态环境最真诚的期许。

讲座伊始,西川老师介绍了当今AI写作的时代背景,当前的Chatgpt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AI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老师指出,他将从人文角度介入话题,这场讲座不是关于科学的讨论,而是思想性的延展。

西川老师提到,赵汀阳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中说:价值批判只是表态,未进入实质问题,属于日常价值判断,严格地说不属于哲学。我们应当思考的是,有这样的手段,人们会不会变得更聪明更厉害。然而科技在解决旧问题同时,一定会带来新问题。

接下来,西川老师提到了技术乌托邦的概念,他指出,技术本身实际上不平庸,但是所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有可能是平庸的,这达成了一种技术乌托邦,并指向未来。接着老师引出科学家和人文学家的分歧问题。当前科学家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未来充满希望。但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往往可能不认同彼此领域的观点。这不是纯科技问题,而是人文问题。科技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乐观,而人文学家总是悲观地看待未来和当下,因此人文者常常只看过去。C·P·斯诺1959年出版了《两种文化》,里面的主人公白天跟科学家待在一起,晚上跟作家待在一起,因此他非常清晰知道两种文化的区别。非科学家老是觉得科学家盲目乐观,不明白人类处境。科学家则认为文艺家缺乏远见,对自己的同胞苦难无动于衷。

最后西川老师提到了科幻与未来的关系。在科幻作品中,我们能够发现,大家不关注审美,不跳舞不唱歌,可以看出科幻作品只想到了未来科技,未想到生灵有休息的时间,这其实是不真实的。其实科幻的许多元素可以算是以往的一种复兴,所谓未来里面全是过去,所以科技工作者不必蔑视人文工作者。

讲座最后,主持人欧阳江河老师总结道,西川老师从技术乌托邦,AI发展前景和速度,给我们开辟了人文的领域,让我们的目光可以坦然地没有恐惧的面对未来的前景。阿拉伯的哲学家曾说过:“狂喜之余,忧郁将择日而至。” 在AI的狂欢之余,我们也有对未来关于人文的忧郁。

接下来,西川老师和在场的各位嘉宾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为同学们理解诗歌创作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场掌声雷动,同学们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