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万里鹏老师讲梦想,在文化传承中学成长

作者:   2010-11-23

11月19日晚,在教学部学生社区辅导员办公室举办的第四届社区文化节之“畅游社区,梦想起航”成长营的开营式上,我校管理学院副教授万里鹏博士给大家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讲座——《给自己一个梦想》。
“讲得不好,尽管失望”,刚登上讲台,万老师就来了一个幽默的开场白,惹得台下的同学们不禁笑开了颜,讲座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迅速进入了主题。之后的内容,万老师不缓不急,娓娓道来。

--大学才是真正的织梦时代
“小学的梦想是不用做作业,初中的梦想是成为尖子生,高中的梦想是上中意的大学,但这些所谓的梦想根本不算是什么梦想。大学才是真正的‘织梦时代’,在大学里,我们才有能力、有资格去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万老师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不少同学若有所思。
大学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万老师从马丁•路德•金和马云的梦想说起,告诉大家“梦想是私有的,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不一样的”,大学就是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标准答案到批判式学习、从记忆知识到理解知识、从知识内容到知识指引,以及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的过程。万老师告诉我们:“大学里,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大胆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追求。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变得成熟,在学会追求的道路上实现人生的意义。”

--在大学文化传承中提升涵养

万老师从“科赫曲线”以及“马斯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方面给同学们阐释了“挑战常识”和“理解知识”的具体内涵。他告诉同学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21世纪大学生提出四项任务——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学习。而在大学中,我们是如何学会这些本领的呢?是在思修课上吗?是在电子工程专业课上吗?还是在其它的科目上吗?都不是,这些全部都是在大学文化传承中学来的。”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得更透彻,万老师还引用了中国传统菜谱中“盐少许,水适量”的笔录,看中国人“做事只求刚刚好”的中庸性格的例子,来论述文化传承的涵义,以及证明文化传承在生活中多个层面上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大学文化传承里改变自己的品味、内涵、气质、言谈举止,还有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男生要逐渐变得有思想,女生要日益变得有内涵,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长大成人。”万老师最后总结道。

--梦想启航,成长营蓄势待发

来自管理学院

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万老师的讲座引发了我不少思考,让我知道自己之前是多么的幼稚。今天我学到很多东西,回去后要好好总结。希望自己通过参加成长营的活动,学多点技能,多交点朋友,身心慢慢变成熟。”
学生社区负责人吴自涛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学们刚进入大学时都非常迷茫,开展成长营活动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这样当他们毕业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四年大学没有虚度。”
据记者了解,此次举办成长营活动主要针对2010级新生,旨在为新生迈出大学生活坚实的第一步做导航,它以“畅游社区,梦想起航”为主题,包含讲座、观看电影、素质拓展、项目策划实施、分享会等系列活动。